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月27日至3月2日应邀率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在访问结束之际,陈德铭就访问情况和当前中国与以色列、巴勒斯坦经贸合作等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陈德铭说,以色列是全球“创新经济”的先驱和典范,是中国在西亚地区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当前,中国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步伐,以色列也正在继续完善以技术为先导的发展战略,中以合作的潜力很大,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他表示,本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巩固中以经贸合作基础,将这一合作推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
访以期间,陈德铭与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与以工业、贸易和劳工部长沙洛姆?西姆洪共同主持召开了中以经贸联委会第五次会议,就高新技术合作、双边贸易、产业投资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达成了重要共识,并参观了多家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他还与随团访以的近30名中国企业界人士参加了3月2日在耶路撒冷举行的中国-以色列经贸合作研讨会,共同交流和探讨合作前景。
陈德铭此访期间还会见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与巴外交事务顾问签署了向巴勒斯坦提供援款的协议,并与巴经济部长进行了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推动中巴友好合作关系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重要共识。
陈德铭表示,巴勒斯坦是中国的真诚朋友,近年来中巴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他此次率团访问巴勒斯坦,主要是落实中巴领导人就深化友好合作关系达成的共识,探讨在当前形势下推动双边经贸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措施,进一步推动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
谈到中国与以色列近年来的经贸交往活动,陈德铭介绍,在中国和以色列共同努力下,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一是规模扩大,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77亿美元,比建交之初增长150倍。二是方式丰富,从贸易为主向贸易、高技术合作和风险投资共同发展。三是领域拓宽,从最初的农业合作,扩大到海水淡化、生物医药、可再生能源、电子通讯、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四是层次多样,两国中央政府间合作稳步推进,地方合作发展迅速。
他认为,以色列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与中国在市场规模、制造能力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中以合作的潜力很大,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陈德铭强调,农业合作是中以两国应用技术领域合作的亮点。1993年,两国农业部签署了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并陆续建立了一些农业合作项目。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已经在中国得到应用,双方2009年确立的“纳米技术在污水资源化及农业安全利用上的应用研究”项目已经完成,中方通过引进以色列纳滤膜组件,自主开发一套“纳米氧化镁-过滤-纳滤”三级组合纳米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实际示范应用。
高新技术合作是中以共同关注的合作重点。2008年,两国签署了《高技术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成立了中以高技术合作促进中心,有力推动了两国企业在交流互访、技术转让、投资并购等方面合作。其中,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是未来中国产业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也是以色列拥有技术优势的主要领域。中国将优先推动与以色列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利用、生物医药、节能减排和电子信息等绿色产业领域开展合作。
陈德铭认为,以色列“科技立国”的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虽然发展经济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并不好,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以色列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达经济体。”
陈德铭说:“以色列经济成功转型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科教立国和体制创新。以色列科教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居世界第一,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产业发展的体制和创新的机制,助推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陈德铭说,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战略发展轨道。中方将通过加强与以色列的合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对“以色列经验”加以学习和应用。第一,中方将增加引进以高科技产品和先进技术,为改造传统产业服务;第二,双方将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两国企业开展共同研发合作,提升企业科技研发和创新水平;第三,双方将加强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利用、生物医药、节能减排和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合作;第四,双方将加强智力引进、研讨培训、交流互访等人力资源合作,提高能力建设水平。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