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表现力
实际GDP增长率:7.8%
通货膨胀率:3.3%
人均GDP:4720美元
已付偿债率:4.0%
一、国家基本信息
泰王国(简称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国土面积51.4万平方公里。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首都曼谷。全国分中部、南部、东部、北部和东北部5个地区,共有76个府,府下设县、乡、村。曼谷是唯一的府级直辖市。首都为曼谷。
截止2010年,泰国全国总人口6727.5万人。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94%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泰语为国语。
二、政治状况
(一)政体简介
1、宪法:2007年8月19日,泰国第18部宪法经公投通过,普密蓬国王2007年8月24日御准生效。
2、议会:根据宪法规定,国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参众两院制。
3、政府:现政府于2011年8月成立,为泰党牵头组阁。
4、司法:司法系统由宪法法院、司法法院、行政法院和军事法院构成。
5、政党:泰国现有近50个政党在选举委员会登记注册,主要政党包括:为泰党(执政党)、民主党(最大反对党)、自豪泰党(反对党)、泰国发展党(执政盟党)等。
(二)政局现状
2006年至今,泰国始终面临政局不稳的问题。军事政变和街头暴动反复出现,泰国已陷入“反他信”与“挺他信”的持续政治冲突和深刻社会分裂当中。这种分裂很大程度代表着泰国国内关于发展道理的选择分歧。
其一是泰国国王普密蓬倡导的“充足经济”保守道路。其二是泰国前总理他信推行的“他信经济”革命道路。其三是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压力。此外,泰国南部分离主义运动问题依然严峻。
(三)国际关系
泰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以东盟为基石,注重发展同美国、中国、日本、印度等国的关系,维持大国平衡。重视开展睦邻友邦外交,积极改善与柬埔寨、缅甸等邻国关系。
1、地缘政治:对外经济合作是泰国对外关系的重要领域。泰国的对外经济合作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积极参与多边与双边的经济合作。二是力争次区域合作的主导权。
2、国际合作:泰国与美国关系密切,是美国重要的安全盟友。日本是泰国的首要投资来源国。在泰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占到近四成比重。
三、经济形势
(一)经济概况
1、自然资源:泰国资源主要有钾盐、锡、褐煤、油页岩、天然气、还有锌、铅、钨、铁、铬、重晶石、宝石和石油等。泰国能源资源相对匮乏,所需能源有50%需要进口。所需石油有九成主要依靠来自中东地区的进口;天然气的进口则越来越多的依靠缅甸;泰国与老挝在水电方面的合作进展顺利,两国在老挝境内的湄公河上游地区已新建多座水电站,电力主要输送到泰国的北部和东北部地区。
2、产业结构:
农业曾是泰国的支柱产业,目前仍是关乎泰国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泰国是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大米、木薯出口量居全球之冠。
泰国是全球主要鱼类产品供应国之一,是继日本核中国之后的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渔业产品占泰国农业产品出口的第四位。全国从事渔业人口40余万人,多数从事虾、龙虾、鱿鱼、墨鱼和金枪鱼的冷冻和罐头制作。
制造业在泰国国民经济中占比日益增大,尤其是出口导向型行业,如汽车、电子产品、电器、纺织品等,汽车工业是泰国第一大支柱工业。
泰国主要服务业包括零售及批发业、运输业、建筑业和旅游业,还吸引了较多外国直接投资,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本国政局动荡的双重影响,泰国服务业在2009年遭受重挫,出现0.4%的负增长。
(二)近期经济运行状况
1、宏观经济: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政局的影响,泰国经济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0年泰国出口强劲复苏,在出口行业拉动下,尽管遭遇国内政局不稳和重大自然灾害,经济还是实现了实际GDP7.8%的强劲增长。2011年泰国经济增长保持稳定,实际GDP有望实现4.3%的增长。泰国通货膨胀深受国际原油和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增长结构方面,私人消费、货物出口、固定资产投资是泰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近年来占GDP的比重分别约为55%、60%和25%。
2、国际收支:2010年泰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547.9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32%。近年来,泰国贸易结构不断改善,出口产品高级化成为其主要发展趋势。
3、金融货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中央银行为缓和危机影响,曾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初将一天期的回购利率降至1.25%,达到2004年7月以来的最低点。之后,由于宏观经济形势有所好转,通货膨胀压力开始增加,泰国中央银行自2010年下半年起转向紧缩的货币政策。
4、外债状况:截止2010年12月,泰国外债总额达740.5亿美元,同比增加26%,外债占GDP的比重为23.2%,较2009年增加0.9个百分点。泰国外债结构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原因四短期外债比重过高,且逐年上升。从整体而言,泰国目前偿债负担较轻,泰铢币值正处于上升阶段,国际热钱的流入大于流出,也有助于提高其短期内偿债能力。
5、财政收支
泰国财政政策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一度以赤字政策为基本方针,借以刺激经济复苏。2003年经济基本恢复后即采取平衡财政政策,财政基本保持平衡。
四、投资状况
(一)外国直接投资状况
泰国政府一直坚持对外开放、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政策,鼓励外国投资,将之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与促进技术转让的重要手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泰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呈波动上升态势。2006年以后,泰国政局动荡,并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使其外国直接投资呈下降趋势。
(二)投资环境
1、投资政策:泰国拥有较完备的投资法律法规体系,并设有专门主管投资的部门—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负责制定投资奖励优惠政策,为投资者提供服务。
2、金融体系:泰国实行专业化银行制度,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金融机构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为补充的金融体系。泰国中央银行职能是发行货币、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管理公债汇兑、经营公债汇兑、经营国库、管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等。
3、税收体系:泰国《税法典》对个人所得税、法人所得税、所得预扣税、增值税等税率及申报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
五、双边关系
(一)政治关系:中泰建交后,两国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全面、顺利发展。
(二)工业制成品与农业品是泰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资本货物、原材料及半成品、消费品是泰国自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
(三)双边经济合作:2004年,泰国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从目前来看,中泰之间的交流合作还是以商品贸易为主,但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深化开展,两国间的投资和劳务合作将得到增强。
泰国对中国投资由来已久,在中国投资的行业主要涉及饲料、养殖、食品加工、摩托车、纸张、医疗制品、电力、建材、房地产、金融等。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泰国旅游业发达,中国公民赴泰国旅游人数也在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