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境外投资迎政策利好 天津滨海新区民企加速"走出去"
2012-07-27

    近日,国家13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宏观指导、完善政策支持、简化和规范管理、做好服务保障、加强风险防范5方面实施意见,将推进形成我国民间资本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滨海新区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正逐渐加快,投资的多元化、实体化趋势明显。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新区共核准11个对外投资项目(含增资2项),涉及欧、美、亚3个大洲7个国家和地区,同比增长2项。在这其中,民营企业走出去积极性最为高涨。在新区全部对外投资项目中,就有9项为民营企业项目,占整个新区对外投资项目的81.8%,涉及贸易、生产、融资租赁等多个领域。

  境外投资 民企突起

  作为国内首家在海外市场开发棕榈种植园的新区企业聚龙集团,在加快境外投资过程中也收获着丰硕的果实。“当初在印尼开发种植园,主要是为了打破国际油脂企业巨头对油脂产业上游源头的垄断,构建种植—物流—加工—营销—品牌—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油脂企业。”该集团印尼区总经理孙忠宝表示,目前集团已在印尼开发了将近10万公顷的四个种植园,第一种植园压榨厂也已成功投产。在未来15年内,集团在印尼种植园将逐渐扩大到50万公顷,产品除了在当地销售外,也将销往国内、国际市场,这将拓宽集团的销售渠道,加强国际化竞争优势。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与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德文指出,民营企业“走出去”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民营企业产权关系明晰,无太多的官方背景,可规避政治因素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企业产权都比较集中,灵活性上使其在海外并购中更容易抓住机遇。

  发展瓶颈亟待打破

  相对于数量上的绝对主力,在境外投资规模上,民营企业仍然只能算得上“小兄弟”。滨海民营企业项目投资额仅占新区整体对外投资项目额的29.3%。据了解,目前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境外投资比例在2∶8左右。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教授葛顺奇认为,同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掌握信息不完全,对东道国的影响力较弱,开展境外投资前景存在更强的不确定性。

  因此,出台专门鼓励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政策很有必要。

  借船出海创造“加速度”

  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落实和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在内10余项措施,涉及加强宏观指导、完善政策支持、简化和规范管理、做好服务保障、加强风险防范等5个方面。

“实施意见囊括了民营企业在‘走出去’方面亟需支持的领域。例如,意见中有关于全面提升信息和中介等服务的内容,扶持有经验的中介服务机构,可以帮助民营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质量的涉外服务,降低它们进行海外投资的风险。”葛顺奇表示,随着政策的出台,民营企业将在“走出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带动区域发展转向和资源优化配置。

除了不断壮大企业自身发展外,民企“走出去”也将对新区外贸、外资等领域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在当前严峻的外贸进出口国际形势下,以对外投资为代表的外经领域发展,将进一步带动出口增长和进口贸易发展,有实力的企业拓展国际营销网络,将有效地发挥对外贸、外资等领域的促进作用。”新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滨海时报)

Copyright © 天津市对外经济合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1005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