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 王忠禹
抓住机遇,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从一个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转变为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已经达到3800亿美元,投资涉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达到了18000多家。
当前,我国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有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形成的压力,也有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依靠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带来的挑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欧美经济比较低迷,一些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各国竞相加大引资力度,国际产业转移和重组的步伐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也面临着有利的契机。这就要求广大企业要认真把握国际市场变化的新趋势,及时有效的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努力培养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应对挑战,创新海外投资模式,提高海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尽管这些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全球的范围来看,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仍旧还是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海外投资不能仅仅考虑规模、速度,更要考虑如何利用企业的分工体系,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我国大多数“走出去”固然缺乏风险控制能力,但更缺乏全球资源战略,难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科学制定并有效的实施符合自身实际的海外投资战略,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要加强中国企业间的协调和沟通,避免恶性竞争。今天召开的会议,我认为就是一次很好的沟通。“走出去”的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要对股东和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特别是要理解并支持当地社区、政府的关切。这一方面是国际通行规则,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要求,另一方面,有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走出去的企业,还要注重海外投资模式的创新,在海外投资的方式上,企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实力和优势,除了建立海外销售网点,开展海外组装加工等较为传统的投资方式以外,有条件的企业还要尝试海外并购、股权置换、品牌推广等国际通行的国际投资方式,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从投资领域看,过去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大多集中在资源开发和加工制造业,今后的海外投资应集中在产品加工、高科技等附加值较高的领域的投资,并加强与国内产业链的衔接,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
着眼长远,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
从长远来看,要真正实施好“走出去”战略,必须努力培育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使他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整合资源,建立自主的国际生产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作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主体企业,首先要有全球配置资源的战略视野,牢牢把握企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新产品的服务,要注重在海外建立研发设计中心,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逐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注重加大对名牌、核心技术、营销渠道的收购力度,深化与其他国家跨国公司的合作,培养能熟练使用多种语言、并掌握多元文化融合的管理人才。依照国际通行规则,创新商业运作模式,增强产品设计、研发能力,运营营销能力和跨国公司的管理能力。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