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刚主任在天津市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3-12-10

    为贯彻落实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推动我市企业加快“走出去”,11月6日,市商务委召开天津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市商务委主任刘剑刚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现将内容转发如下:


在天津市境外企业文化建设
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
刘剑刚
2013年11月6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首先,欢迎大家今天下午来到商务委开这个座谈会,和大家见面感到很高兴。同时,感谢商务部驻津特派办张军处长亲临会议指导,也感谢发改委、国资委等兄弟部门来参会。刚才说的很多工作,都是在商务部的指导下,与各有关部门配合来进行的。
  今天我们召开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总结前一阶段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部署下一步工作,以加快境外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市企业“走出去”和对外投资合作实现新的突破。
  今年以来,在商务部驻津特派办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市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把2013年确定为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年,这也是一项活动,今天的座谈会也是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活动的主题非常好,“加强与当地融合、坚持合法合规、履行社会责任、传承文化友谊”,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在境外投资发展的企业高度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做到严格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注重环境保护,投身公益事业,切实履行和担当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刚才,胜利同志代表商务委宣布了我市首批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单位的决定,聚龙集团、中铁十八局、中非泰达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并分别作了发言,我听了以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他们的经验具有典型意义,值得天津市“走出去”企业认真学习和借鉴。刚才,张军处长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认为天津市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我想我们做的还有不足的地方,但是这三家企业的经验值得推广、值得学习、值得借鉴。比如,聚龙集团职工队伍7000人,有5600人都是外籍员工,这几年棕榈油的贸易额已占到国内市场的20%,现在种植面积8万公顷,比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还大,还计划用10-15年发展到50万公顷。他们提出“内聚精神,外树形象”;支部建设提出“五个好”—定好调、选好人、站好位、做好事、结好果;突出自身特点建设海外党支部,培养职工队伍的“政委”;提倡利益共享,“拿走”与“留下”相结合,做了很多好事包括送药下乡、送医下乡、修路架桥、送文化下乡、尊老爱幼、济贫扶困,与当地的雇员形成“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可持续。比如,中铁十八局是国有企业,他们发扬铁道兵和引滦的精神,业务做到哪,政治思想建设就跟到哪,注重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尼日利亚建学校、修道路,在苏丹看病、打井,在沙特资助困难学生,在阿曼抢险救灾,在所到国家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重视企业诚信、重视工程质量、重视企业形象,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文化建设也收获颇丰。反过来,文化建设也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再比如,中非泰达有自己的特点,不是出去搞个企业,而是建设园区,搭一个平台,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这个平台来发展。他们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编写了企业文化手册,把中华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中华文化中的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与伊斯兰文化中的助人理念很好地契合,双方都能很好地接受。他们举办文化周、员工家庭日、播种节、捐建清真寺、资助小学校、补充助学金、赞助孤儿院,这次很有创意的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穆尔西下台以后,埃及的局势比较混乱,流血事件频发,我们非常担心苏伊士合作区企业和员工的安全,从目前看,合作区情况稳定,基本没有受到损失。我想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有一支坚强的队伍,领导到位,指挥到位;另一方面就是长期注重文化建设,注意和当地的居民、职工、机构广交朋友,形成默契,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规避风险的良好环境。在埃及发生动乱之后,当地的贝都因人给我们的企业站岗巡逻,主动来给我们看家护院,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三家企业介绍的经验很好,我也要让张军处长向刘迎军特派员请示,我们企业的经验如果有全国意义的话,也可以作一推广。此外,天津的优联集团、水利水电十三局、中冶天工、水泥院、四化建、华堪、中能电建、天士力等8家单位也作了书面交流,我翻看了一下,可以说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都有各自的经验。以上这11家企业的经验,商务委会在全市的“走出去”企业中深入推广学习。这些企业在体制上、境外区域和项目类型上不尽相同,但都对通过加强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境外企业与当地社会的深度融合、共同和长远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很多具体的做法有创新、有特色、有实效,确实值得推广、借鉴。
  下面,我就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再简单强调两点:
  一、境外企业积极主动开展文化建设意义非常重大
《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是我国首次发布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文件,对全面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加强所在地企业与驻地国之间文化交流和融合,实现共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几年来,天津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实现了迅速扩张,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规模还比较小,领域还不够宽,缺乏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到2012年底,我市累计批准了1150家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对外投资总额57.5亿美元,2003年我市对外投资仅有4000多万美元,而现在每年对外投资已达20多亿美元,发展很快。但是2012年中方实际汇出资本,这是商务部统计的口径,天津是6.3亿美元,上海是17.6亿美元,北京是11.8亿美元,重庆是5.5亿美元。这说明,天津企业“走出去”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是要尽快发展。企业“走出去”主要依赖三个环境:一是资源环境。要结合当地的经济资源,境外投资、设机构、做贸易等都要考虑资源。二是法律环境。如果对所在国的法律不清楚,还按照中国的这套规矩去做,可能就会颗粒无收、血本无归。三是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十分重要,企业能够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不是能否发展的问题,而是能否生存的问题。所以,从中央到地方都反复强调,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务必重视文化建设,融入当地文化。
  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要形成主观意识,积极主动地把文化建设贯穿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去,才能有软实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境外企业文化建设既是我市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转变“走出去”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又是企业在境外实现健康、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做优做大企业,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没有文化建设是肯定行不通的。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文化建设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落实《意见》的要求,稳步推进企业在海外的文化建设。
  二、必须开展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
  大家知道,天津历史上是北方经济中心,也是对外开放的中心,领开放风气之先。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借助开埠带来的机遇,从渤海边得一个渔村迅速崛起为中国的第二大工商业城市。上世纪30年代,天津的贸易是全国的四分之一,金融资本是全国的15%,中国北方对外贸易的60%都集中在天津。建国初期的1950年,天津对外贸易占到全国的28%,排在上海前面。改革开放之后,天津的对外开放也迈出了很大的步伐,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51亿美元,批准三资企业2300家,世界500强在津投资企业153家,去年天津的对外贸易1156亿美元,口岸进出口超过2000亿美元。天津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第一家合资制造业企业—王朝公司,第一家保税仓库,第一个保税工厂,第一个开发区,这些都是在天津。所以,天津的对外开放历史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现在的开放内容有所不同了,主要是增加了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和国内区域之间的经济联合。总书记到天津来时,也提出了打造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双城记”,不是狄更斯小说里的爱恨情仇,而是京津两座城市的合作共赢。增加的这两个内容,一个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组织资源,为我所用;另一个是横向的区域经济联合,特别是京津冀、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加强合作。这两个方面我们也要走在全国前列。
昨天上午,市委书记孙春兰、市长黄兴国和其他市领导同志,召集9个部门的一把手召开座谈会,围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行研究,我代表商务委作了关于开放型经济下一步改革发展的发言,其中包括提出了“走出去”工作的措施和目标,即加快我市企业“走出去”步伐,在全球范围内组织资源要素。下一步,我们要研究一些政策,简化核准手续,制定产业指导目录,支持天津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建立生产基地、原材料基地和营销网络,鼓励企业到海外开展绿地投资、证券投资、并购投资、联合投资,推动有条件的设计、建设和建材企业联起手来到境外承包工程,把钢材、水泥、设备、装备等国内过剩的产能“走出去”。同时,继续办好埃及苏伊士合作区等一些境外的经贸园区,包括聚龙集团的园区也在商务委支持的范围内。此外,商务委、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搞好法律、金融、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维护企业在境外的合法权益。深化改革在“走出去”方面主要有三个内容:一是项目核准改为备案。企业“走出去”是有充分考虑的,政府部门还要搞评估,都是隔皮猜瓜、替别人担忧。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效率,探讨核准改备案,正面清单改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就是“非禁即许”,只要不是政府禁止的,都可以“走出去”。政府为企业搞好法律、金融等方面的服务,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让企业吃亏。二是民营企业在融资担保上有些困难。三是信息和法律的服务不到位。下一步,还要积极推动一大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形成“千军万马”走出去的局面。
  近一年来,我们扎实推进企业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大家都认识到,境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长期坚持不懈。一方面,在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要把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这项工作常抓不懈,实现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要鼓励和倡导各海外区域根据各部门、各地区具体情况,结合各自的特点,以和谐发展为宗旨,以诚信经营为基石,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开展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环境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形成以母文化为基础,以子文化为辅助的局面,把我们的中华文化与所在地的文化结合好。另一方面,随着海外事业的不断快速推进,企业文化的内涵也需要根据形势发展,与时俱进,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总的讲,希望天津的企业在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能够用心做好,创造天津经验,真正使天津的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市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Copyright © 天津市对外经济合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1005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