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跨境并购十大发展趋势(上)
2013-12-20

      2008年至今五年间,被称为全球经济“救世主”的中企,伴随着美国次贷和欧债危机为主的两轮全球经济危机,高调海外抄底,上演了一幕幕风生水起、波澜壮阔的跨境并购“大戏”,引世人瞩目。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显示,2013年1-11月,中国并购市场已完成交易案例共1731起,其中披露交易金额的案例1425起,披露并购交易金额共1051.86亿美元,案例平均并购金额7381万美元。其中跨境并购交易规模为365.54亿美元,占比为34.75%;跨境并购案例数量达130起,数量占比为10.21%。
   对此,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北亚并购部联席主管连涟认为主要有有以下几方面原因所致:
   从宏观面来讲,2013年以来,全球经济局面渐趋稳定,买卖双方对目标公司的增长预期、风险因素判断和估值更加接近,有利于交易的达成。
    从微观面来讲,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暂缓了部分投资或并购的计划,需求受到了连续几年的压抑。目前欧美上市公司持有的现金水平较高,存在为投资者创造投资回报的压力,而并购则是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选择。
    此外,目前全球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达到了历史低位,股票市场持续回暖,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出现回升势头,买方和卖方的心态都非常积极,这些因素都更加有利于并购市场的增长,更有利于促成大宗并购交易的发生。
    这些有利于并购的因素如果能够持续存在和发挥作用,那么未来两三年内的并购市场都可能会比较活跃。
    在此大背景下,2014年来中企的跨境并购表现估计仍会非常强劲,且在发展趋势上会发生一些变化。
一、跨境并购——从国家战略到企业战略
    有数据显示,几年来中企跨境并购的标的呈现了从大到小的特点。多次参与中企跨境并购的中金公司认为,在这6年间,中企海外并购的特点仍以大中型交易为主。而从去年开始,这一现象已经发生了变化。
    中金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王子龙在“中国上市公司‘走出去’研讨会”讨论环节中表示,作为一个投行从业者,现在明显体会到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加快,但步伐的加快并不代表金额越来越大,现在明显感觉并购数量越来越多,且中小企业作为标的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中企海外并购的单笔交易金额均值呈下降势头。王子龙认为,这是中企更多地站在企业战略角度投资的结果。
    法博律师事务所首席代表谷伟锋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早期中国企业“走出去”多是对接国家战略,反映的是国家层面的并购需求,这直接造成了当时中企海外并购单笔标的额巨大。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型公司“走出去”,并已渐成趋势,这些企业的并购是基于其自身需要,而非国家战略。
    王子龙表示,中企海外并购的一个核心趋势是分散化。随着能源资源并购在整体并购中比例的下降,现在除原材料外中企其它许多行业,也希望通过并购获得技术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国际品牌、网化营销渠道等无形资产。以这些为导向的行业并购已经并将持续增多,导致产业出现分散化。
    这种趋势会使行业门类众多的中企积累和提升了各行业海外开发的经验和实力。这种综合素质高强的“大兵团级”新群体的形成,对提高中企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会产生强劲的带动作用。
二、并购主体呈现“多元化”
    随着并购标的的分散,中企跨境并购的主体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转变。Dealogic的数据显示,近几年,央企主导的油气和矿业并购总交易额超过了国企主导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
    央企主导的海外并购总金额高达1343.05亿美元,而其他国企主导的海外并购总金额则为737.04亿美元,民营企业则仅为271.57亿美元,央企领衔特征明显。但现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甚至并购基金参与到了跨境并购中来。
    一位长期从事海外矿业投资人士认为,央企身影在下轮海外并购中的隐退,以及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到跨境并购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企在这一轮并购中的理性成分加大。
    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2008年—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在每年单宗交易的平均金额从3630万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1.78亿美元;已披露民企海外并购交易金额从2008年的36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255亿美元。民营企业的投资额约占投资总量的三分之一。从2013年开始,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民企掀起了大规模的并购浪潮。
    而从交易案例比较集中的制造业和IT行业来看,则更多的是民企与国企共同参与,并且以民企为主导,交易平均规模较小。未来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拉动下,将有更多的民企参与到出境并购中。
投中集团分析认为,近几年在国家主导的大型能源交易的引导下,未来民企并购也正在成为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其兴趣点是高科技和消费类行业。
    普衡律师事务所2013年10月23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市场存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中企的境外并购势头不减。虽然中国国有企业和私募股权公司也将积极参与,但民企将成为跨境并购的主要参与者,有望成为中企海外并购活动的主力。
    “就中国市场而言,在过去五年中,我们看到崛起的中国民营企业积极寻觅成熟市场的优质并购目标,这对跨境并购的格局带来了影响。展望未来,在交易数量上,中国民营企业将引领海外并购市场。”普华永道中国海外投资人士黄佳说。
    英特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裁杨亨在接受采访时称,目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投资主体、投资领域和投资“胃口”都在发生显著的变化,5年以后,这种趋势将更为明显。
    杨亨介绍说,以往,中国参与跨国并购的主体多为大型国企和主权财富基金,它们大量涌入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等地,而且行事“高调”。并购的目的是以获取资源为主,所涉领域为石油、矿产、农业,且投资量大。
    但现在,参与国际并购的中国企业出现了许多新面孔,并涉足了一些新领域:其主体力量转为大型私营企业,也包括此前把经营重点放在国内市场的中等规模私企、刚上市的公司、小型企业,当然还有开始放眼世界的省属国有企业。它们的并购目标更多地锁定欧美市场,不仅是为了开拓当地市场,也为了保证自身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从国外购买技术“武装”自己,并借此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中金公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徐翌成表示:“国企并购更多看行业,对于民企而言,则更注重企业的行业地位、市场份额、技术、品牌以及各方面综合实力。”民企可借海外并购之机,或许会从一个立足本土或区域性的企业成长为全球化的企业。
三、欧洲仍是最受欢迎市场 
    英特华曾以中国350家“规模适中、财务健全、拥有专业经验的国际化团队以及有意通过并购方式向海外扩张的代表性企业”为目标进行了一项调查,约75%的被调查对象选择欧洲或美国作为主要的投资目的地。
    欧债危机发生后,欧洲成为中企海外并购最活跃的地区,众多具有标杆性意义的并购都在欧洲完成。当时市场普遍分析认为,欧洲企业估值普遍较低,处于去杠杆化过程,深陷债务泥潭的众多欧洲国家亦十分欢迎中企“抄底”。
    英特华并购部董事总经理陈建刚曾表示,目前中国企业选择的潜在并购对象以欧洲企业为主,其次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相对南美地区而言,这些地区的并购风险较小。 
    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全球公司业务主管马修•莱顿表示,尽管交易数量低于历史正常水平,使得谨慎观望成为主流,但欧洲并购市场仍受到亚太地区投资者的极大关注。
    高伟绅律所亚太地区并购业务主管Roger Denny对记者补充道:“欧洲仍具备吸引力,我们预期,亚洲的海外投资趋势将会延续并且欧洲将是其中的主市场。”
    并购交易的事实显示,欧洲仍会是中国海外并购最受欢迎的地方,尤其是英国、德国和法国。
    中国在欧洲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A Capital的合伙人龙博望表示,“十二五”规划中鼓励扶持的领域,比如新能源、新材料、升级制造业等,大多与欧洲尤其是德国的龙头产业有契合度,这会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战略。
 
12月4日,在上海访问的德国汉堡商会首席执行官施密特•泰伦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说:在汉堡的中资企业很多是较大的企业,比如中远、宝钢等,还有很多是中国公司在汉堡设置的一个贸易分支机构。我们大概有个估计,就是中国的中小贸易企业差不多占到在汉堡投资的中资企业的80%左右。
    鉴于中国投资给英国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英国正千方百计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被英国媒体定性为“吸引中国投资之旅”。
    法国总理让•马克•艾罗在5日中午的中法经济研讨会上向两国企业家表示,中欧是命运共同体,感谢中国对欧元的支持,并称其支持中欧投资协议谈判,将在三中全会方向指导下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李克强总理的东欧之行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铺设了一条“快车道”,为中企把机遇“兑现”,将潜力转化为“现实成果”,打造对外投资“新亮点”奠定了基础。
四、消费品、奢侈品成并购“新宠”
    在并购领域有着30多年经验、全球最大并购联盟——并购国际集团(M&A International)副总裁李何华在12月上旬接受专访时说:“我们看好全球并购的前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李何华还指出,从近年来的趋势看,消费品行业一直是中国企业最热衷的一个并购领域。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为各国的出口企业和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到2020年前后,中国中产阶级人口将达到6亿。如此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层也带来了对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大量需求,这无疑为中国的企业创造了很大机遇。
    为了满足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走出去收购兼并,而在英国等海外市场,我们有许多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和品牌,有望成为中国企业有吸引力的并购目标。
    瑞银董事总经理、中国并购组负责人彭菲力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现在有一大批中产阶级,工资攀升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他们有能力购买质量更好的些国外产品,但中国消费者不信任中国的企业,信不过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在食品业尤为如此。对于国内公司而言,则能通过与海外公司的并购来说服中国消费者信任他们的产品。
    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为提升饮食、医疗、旅游等相关高端行业“升级换代 ”注入了强大活力,从而推动消费品、奢侈品行业成为并购“新宠”。
    复兴集团总经理梁信军强调中产阶级在这一领域的巨大消费潜力,因为中国的中产阶级大多数都是新进入这个阶层,在高端消费品领域“没有库存”,都是从零开始,所以消费能力比欧美中产阶级高很多。
    复星近年来投资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希腊时尚配饰品牌Folli Follie其实都是从“中国消费升级”这一逻辑出发,并已经取得丰厚回报。今年复星又入股美国高端女装品牌ST.JOHN、意大利顶级男装品牌Caruso。
    从并购领域来看,中企的跨境并购方向也出现了一些转向。Dealogic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中企对采掘、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上游行业的跨境并购金额较之201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化工领域的降幅达到97.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消费品、食品饮料、机械、交运等中下游领域的投资额则出现激增,其中对消费品的投资激增4倍以上。
    去年5月,光明食品有限公司宣布,根据双方协议,光明食品收购英国著名品牌食品企业Weetabix公司60%股权。
    今年6月19日,万达集团以3.2亿英镑收购英国高端游艇制造商圣汐91.81%股权。这是去年山东重工收购意大利游艇制造企业法拉蒂之后的又一起游艇收购案例,顺应了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对奢侈品消费需求增长的趋势。
    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中,越来越呈现出行业的多样化,制造业、消费品、医药、基础设施等行业都表现出对跨境并购的兴趣。这也是因为中国企业在发展壮大后,开始谋求通过海外收购来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或者寻求更大的市场机会。
五、  不再轻言抄底——跨境并购“谨慎化”
    “中国海外并购元年”——普华永道曾这样形容2009年中国跨境并购市场的火爆形势。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欧美企业资金链普遍收紧,受冲击相对较小且手握充足现金的中企看到机会,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海外抄底”跨境并购高潮。
    “抄底”这两个字要算是2008年-2009年间从中企到行业专家谈及跨境并购时最常使用的词汇。众多业内人士都曾在上一轮危机中热衷于讨论“抄底”的时机问题。但各类“抄底”并购失败的案例很快出现,“给热衷‘抄底’的人们兜头泼了一大盆凉水”,如中国平安的“富通之痛”就不断敲着警钟——富通集团的“惨淡经营”状况仍是悬在投资者心头的一把利剑:“抄底”不成反被“拖下水”,海外廉价资产的“馅饼”背后,很可能隐藏着诸多“陷阱”。
    “现在的机会实际上比2009年那时候更好,一些之前想不到的项目也出现了。”一位长期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界代表如是表示。他虽然认为目前机会更优,但并不愿言及“抄底”二字。他说,“抄底”的讨论已渐行渐远。
    国企并购资深顾问倪一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目前全球均面临风险,美国有财政悬崖,欧债危机还在演进中,或深不可测,有经验的国际买家都会注重风险控制。谨慎会避免大的风险。
    即使是在是最好的投资时点,也不能轻言“抄底”。所谓“抄底”,复星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丁国其并不认同。“什么是底?关键要看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丁国其表示,,所谓收购对价的高低贵贱,不能横向比较绝对值,而是要看未来是否有能力收回投资,不同的收购方“底价”是不同的;同时,收购方的资源协调能力,也是考量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
    李何华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收购的战术也很有讲究,最好是先买入少量股权,再慢慢逐步提高持股比例。
    英特华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寻找的并购目标开始从大型公司转向中小规模企业,并且也开始尝试“战略性购并”,即占少数股份,在中国国内与并购对象建立由自己控股的合资企业。
    陈建刚同时提醒,虽然许多中国工业制造企业看好并购对象的业务与其国内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期望以并购提升竞争优势,但“走出去、带回来”这样的发展路径从长远看并不适用所有企业,中国企业应该放眼全球,不必紧盯国内这一单一市场,“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并购市场资讯公司中国区代表王笑墨认为,在美国和欧洲各国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中国企业在短期内很可能会对海外并购投资采取较为审慎的策略。
    回顾一下,中企从危机突降时的高调海外抄底,到如今审慎评估跨境并购机会,其跨境并购已悄然出现了些许变化。有跨境并购专业人士认为,这些变化正是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更加理性和谨慎的表现。(待续)


(晨哨网)

 
Copyright © 天津市对外经济合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1005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