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召开 黄兴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4-06-25


      6月10日下午,天津市在天津礼堂召开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要求,总结全市对外开放工作,部署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出席会议并讲话。黄兴国强调,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面向海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发展视野,扩大开放步伐,锐意改革创新,努力把我市开放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副市长任学锋作总结部署。

      黄兴国在讲话中指出,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决定》,组织实施面向500强企业招商引资计划,着力开展借重用好首都资源专项行动,利用内外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有了新提升,全市对外开放工作掀起了新热潮,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天津过去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今后的发展仍然要靠对外开放。全市各有关方面要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遇,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实现企业“走出去”新突破,不断提高我市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黄兴国强调,要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好利用好天津的区位、港口、产业、空间、政策等优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措施,在服务北京、河北的同时,积极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积极参与国家规划编制,突出北方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北方金融创新和运营中心、首都对外开放门户等功能,吸引更多要素聚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相联相通,重点加强海港、空港、铁路、公路项目建设,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更多高水平的要素聚集载体,优化服务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把天津打造成承接功能疏解的大平台。全市各有关方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找准定位、争取主动,做大做优做强,努力实现更大作为。

      黄兴国强调,要紧紧围绕促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扎实做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改革探索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打造对外开放制度创新高地。探索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以滨海新区成立行政审批局为契机,整合部门行政审批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加快海关通关一体化步伐,创新口岸监管模式,最大程度方便企业。探索实行“一个部门管市场”,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强化市场监管职能。探索实行“一支队伍管全部”,整合综合执法力量,解决基层执法进不去、管不了、效率低等问题。探索实行“一个平台管信用”,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对不同企业实施分类监管,让守法企业“一路绿灯”,失信企业“处处受限”。

      黄兴国强调,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努力在企业“走出去”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市场导向和自主决策原则,把分支机构往外设,把国际市场占领住,把世界资源利用好,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推动天津制造境外投资发展,深化境外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拓展现代服务业国际市场,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做企业“走出去”的坚强后盾,加快境外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培育境外投资合作主体,搞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推动企业“走出去”实现更大突破。

 

《天津日报》

Copyright © 天津市对外经济合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1005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