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打造改革发展升级版
2015-03-27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走出去”成为代表委员之间的高频词。“走出去”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为何能在今年两会上引发热议?“走出去”之路艰难而漫长,如何能越走越顺畅?

  引领“智慧经济”崭新跨越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指出,开放也是改革,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这是“开放也是改革”这一表述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展示了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动向,以及对“走出去”战略的新定位。
  “目前,国内改革条件尚未成熟,因而通过对外开放来推动国内体制机制改革。”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说。
  随着经济全球化愈加深入,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明显增强。在这个开放而残酷的体系中,只有主动融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通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效结合,促进国内外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也将有效加快培育我国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是构建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
  “开放也是改革”亦是今后我国向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有力抓手。“政府工作报告对新一轮全方位对外开放模式做出系统阐述,即由原来的出口导向、以吸收外资为主的模式,转化为高水平开放经济模式,也就是大规模‘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通过对外汇储备的有效利用,取得全球的智慧资源,实现中国由‘汗水经济’向‘智慧经济’,即创新驱动经济的跨越。这是在目前这种稳增长的条件之下,促进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刘志彪说。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是要拿当地的资源,而是引进当地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持续为中国市场服务,为中国发展创新型经济打下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将用智慧服务于当地,实现共赢发展。”刘志彪表示。
  吸取教训才能站稳脚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又一批中国企业执着而勇敢地在“走出去”这条道路上前行。
  中国石油就是代表之一。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一,20多年来,中国石油海外业务从零起步,当前已形成了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通道、三大油气运营中心的战略布局,为我国实现资源进口多元化、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之路从不平坦。
  今年年初,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速铁路项目由墨西哥政府宣布无限期搁置。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玉台表示,现在央企“走出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是干扰和阻挠,只能根据当地情况和具体项目来做决定。“要有思想准备,‘走出去’不容易。”
  做好文化融合是企业“走出去”的一大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万季飞表示,有的企业仅仅由于得到目的国政府许诺的优惠条件,负责人甚至都没做过实地考察就仓促投资,致使后期经营出现严重问题;还有部分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遭遇推进缓慢、成本失控、签证困难、不公平竞争、融资障碍等困难,致使项目难以为继,进退两难,对中国的企业形象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究其原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范集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走出去”的措施过于分散。“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整体上还处于中低端水平,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二是政府‘走出去’战略是明确的,措施却过于分散,没有形成国家活力。只有把企业内生动力与国家治理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法律护航助力迈向高端
   面对能源革命赋予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中国能源企业该如何以“走出去”为契机,引领“智慧经济”新发展?这需要企业审时度势,苦练内功,更需要国家政策做支持。
  全国工商联提案建议,要加快立法建设,尽快出台《海外投资促进保护法》,将其作为企业“走出去”的基本法律,为其他低位阶的法律法规提供母法性质的依据。这项法律应涵盖海外投资行为规范、税收鼓励与保护、政府资助与服务、投资保险制度、海外投资监管措施、对外承包工程合作明确规范等内容。
  顶层设计精准,执行才能到位。范集湘建议,政府要在产业政策和战略上为“走出去”找准定位。“‘走出去’前首先要做好自身评估,鼓励中高端产业走出去,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他表示。
  同时,企业“出海”也要找准目的地。“对接当地发展阶段,针对当地需求,采取国际化取向和市场化运作,让市场真正发挥作用。”范集湘说。
  另外,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需要以效益发展为主线,推动海外油气投资步入优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对此,民进中央在政协提案中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创新跨国油气投资理念,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树立效益、控制、信仰三个核心理念。
  二是积极应对外在风险,尽量减小对海外油气投资效益的不良影响,包括国际油价风险、资源国政治及财税制度变化风险、国际货币市场变化风险、低创利风险、环保和污染控制风险等。
  三是推进专业化管理,有效提升海外油气投资效益,需要强化投资管理,强化尽职调查管理,强化无形资产管理,强化转让定价管理,强化跨国税收管理。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搭乘“走出去”这艘巨舰,点亮中国品牌,步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石油报》

Copyright © 天津市对外经济合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1005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