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哪四大挑战?
2015-12-01

    2015年11月10日,由商务部研究院、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联合撰写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面向全球首发。
    该报告旨在系统归纳中国政府在促进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做的积极努力,从公司治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等角度披露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实践信息,阐明中国企业近年来走出去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对相关方提出建议。
    全方位展示中国企业的全球企业公民建设情况,这有利于增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透明度,有利于促进实现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与国际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根据报告内容:2014年,中国企业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2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其中金融类159.2亿美元,同比增长5.4%;非金融类107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截至2014年底,共有1.85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企业2.97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和地区。
    对此,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事业的发展正处于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商务部愿与各方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运用多种方式,在共同致力于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也让更多国家分享中国企业的海外可持续发展经验,推动中国企业同投资所在国一同走出一条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同所在国的共同发展。”
    但是,根据报告内容,我国企业出海扩张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

    海外业务盈利水平待提高
    经济效益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基础性地位,报告统计显示,中国企业反映其海外经营业绩情况为:13%的企业盈利可观,39%的企业基本盈利,24%的企业基本持平,而其余24%的企业目前暂时处于亏损状态。
    对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局局长邓志雄表示,我国企业大规模快速走出去,必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风险控制、国际化管理、环境治理、企业文化与当地风俗文化的融合等方面。经验不足,容易影响海外业务的盈利能力。要提高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经济效益,必然需要时间来提高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中央企业已然成为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截至2014年底,国资委监管的110余家央企中已有107家在境外共设立8515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多家央企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十二五”以来,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从2.7万亿元增加到4.9万亿元,年均增长16.4%;营业收入从2.9万亿元增加到4.6万亿元,年均增长12.2%。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额约占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70%,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约占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总额的60%.
    所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文斌表示:“当前,中央企业在海外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中央企业必须率先以国际一流公司为标杆,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海外战略、决策治理和日常经营当中,全面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据邓志雄透露,为了引导中央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目前国资委不仅加强了对央企的领导,为正在进行海外投资的央企高管提供更好的激励,而且还制定了不少支持性举措,包括人才队伍建设、风险防范办法、激励约束机制、金融支持、服务保障等。
    他认为,当下“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我国企业可以以此为契机,化解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存在‘三多、三少’问题,‘三多’分别为‘人才多、钱多、产能多’,而‘三少’则为‘资源少、市场少、环境容量少’。可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全球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此外,邓志雄说,如果将“三高七路”上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可作为央企走出去的重要抓手。“三高”即“高铁、特高压、高度信息化”。“一个在能源,一个在交通,一个在通信,是最重要的社会运行网络。过去三十多年,中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三高“技术能力的综合集成市场。”
    “七路”即铁路、公路、水路、空路、油气管路、电路、通信线路。“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它们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邓志雄认为,自上世纪50、60年代起,发达国家先后对“七路”有所放弃,而至今也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培育出与中国相竞争的队伍,“中国企业所形成的标准、成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我们可以把‘三高七路’能力向‘一带一路’沿线的亚非拉国家推广过去。”

    兄弟企业间竞争待弱化
    报告中调研问卷还显示,中国企业普遍认为海外经营的主要竞争对手依次为:中国企业、其他国家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这说明,目前中国企业处于加速国际化的进程中,大量企业开始或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在中国企业之间也会形成较大竞争。
    据本报记者了解,散兵游勇、各自为政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失败的教训很多,也很惨痛。一些同行业的央企互相压价,甚至不惜牺牲利润,把精力大多放在了如何成功拿下项目上,这显然不利于中国企业在境外市场盈利能力的提高和品牌形象的树立。最终,很多外企往往利用我国企业之间互相残杀的内部竞争从中得利。
欣喜的是,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等战略部署下,抱团出海的国家意志越来越强。
    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秘鲁出席中资企业座谈会时提出,在走出去过程中,面对地域文化差异和各种风险,企业一定要抱团出海,防止恶性竞争,国家会在金融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支持。
    此后,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营造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法律政策配套的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良好区域投资环境,引导国内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
    今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通知,要求央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协同发展,加大海外业务合作力度,倡导有序竞争,避免不规范恶性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动国际化经营向中高端发展。
    对此,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一届政府对央企“强强联合”的思路是针对龙头企业进行整合,减少央企在同质化竞争中的内耗,避免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自相残杀,同时拓展海外市场、加快产能输出。“强强联合有助于打造国家品牌,对走出去效果最为明显。”
    今年5月20日,我国两家航运央企中国远洋、中海发展发布公告称,双方共同投资3.3亿美元成立中国矿运有限公司,专项从事铁矿石海上运输及相关干散货业务。中国矿运的出现,让中远、中海重组预期再度增强。10月16日起,中国远洋、中海发展及中远航运停牌,这三家央企重组整合的风声越来越大。
    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拥有核电牌照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舆论普遍认为,经过30多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中国核电产业已经进入“出海”新阶段,央企之间的整合重组有利于我国国产第三代核电技术“走出去”。
而在此之前,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已经重组整合成中国中车集团,南、北车的重组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这种资源的重组,无疑会极大提高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在减少内斗,一致向外的行动中,我国央企已经率先而为,形成了一股潮流。业界专家认为,如此“抱团”的趋势是值得肯定的,希望更多领域的更多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时候,能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重组,共同做大做强。

本地化采购待提升
    报告内文显示:49%的企业比较重视东道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政策及规划,作为企业经营的参考。40%的企业将此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经营密切结合。这说明绝大多数“走出去”企业都秉持着“立足当地、共谋发展”的经营理念,积极融入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
    据报告撰写组代表、国资委研究中心张金城介绍,外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建立联系能够促进东道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增强东道国企业的发展能力,容易使外来投资企业与东道国一起形成良性双赢的局面。而实施本地化采购不仅能帮助中国企业建立起更具竞争力的全球供应链,东道国企业也能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提升产品标准、拓展市场、增加经济效益。
    报告撰写组调查后发现,在意愿方面,绝大多数中国公司坚持东道国产品优先采购原则。在同等条件下,72%的企业会优先考虑采购项目所在地的产品和服务,并提升本地化水平。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访企业仍以中国国内采购为主。有57%的中国企业通过中国国内进行采购,只有38%的企业从东道国采购,9%的企业从第三国采购。
    谈及原因,受访中国企业表示,在文化及语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及对东道国环境缺乏了解增大了本地采购的风险。其他困难包括缺乏跨国经营管理经验,建设境外营销网络的成本和费用过高,企业资金短缺且项目融资不畅,以及缺乏海外产品质量管理经验等。
    某些东道国缺少中国企业所需要的产品的供应商,供应商网络不完善,或者即使有相关供应商,其产品的价格或者质量也无法达到中国企业的要求,这也是阻碍企业本地化采购的因素。
    张金城表示:“尽管在跨国经营中,中国企业仍面临着本地化的各种挑战,但是本地化采购的工作仍然是必要的。因为,中国企业在东道国进行本地化采购,会促使当地供应商迫于竞争压力,为满足客户对质量标准和按时发货的要求,进行更多技术创新,从而在这种逼迫下获得技术能力及管理经验的提升。这个过程也有利于中国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出,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融入东道国。”
    报告显示,当前,海外业务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从东道国进行采购。海外运营时间越久的企业本地化采购的程度更高。
    与小型企业相比,大型企业更加积极地寻求建立本地联系,以求海外业务的更稳定且可持续发展。虽然,寻找合适可靠的本地化供应商并建立合作关系是个耗时的过程。但是,随着在东道国运营年限和经验的增加,跨国公司会对当地经济和行业模式更加熟悉,更容易实现本地化采购。相应地,本地供应商也需要时间去适应跨国公司对其质量、供货速度等方面的要求。

    融资渠道待拓宽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大企业“走出去”力度,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可以推动我国优势和富余产能跨出国门、促进中外产能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中国产品尤其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但是,如要让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迈得更稳,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当下,商业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必需的支持和保障。一方面,“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的投资、经营活动,需要依赖银行的信用及资金支持作为坚强后盾;另一方面,当面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时,亦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避险方案,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风险。
    报告显示,在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的企业中,57%的企业选择了境内金融机构(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只有25%的企业选择境外机构(如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这表明,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对资金需求很大,但融资渠道有待拓宽。
    据了解,目前我国国内银行境外分支机构比较少,覆盖面小,而且能力有限。加上国内金融监管制度的限制,不少企业反映国内政策性保险机构存在费用高、投保难、境外服务能力滞后等问题。
    虽然,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在国外一些地区设立了工作组和分支机构,对民企项目也很关注,但是由于贷款担保等问题,有时候银行最终也爱莫能助。因此,业界不少专家也一直呼吁,解决好我国企业境外发展的融资问题,不仅仅需要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更需要拓宽、创新融资方渠道。
    由此看来,一方面,我国很多金融机构该顺势而为,成为“走出去”的一部分,发挥其在融资、贷款、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及地位,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以联合融资、银团贷款、跟踪服务等多种方式涉猎海外项目,帮助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实现金融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自身寻求多渠道的融资办法。除了寻找境内金融机构支持,也可以千方百计取得境外金融机构的支持。除了选择境外直接投资贷款,也可以考虑通过内保外贷、项目融资、融资租赁贷款、债券融资等形式获得“走出去”的资金保障。
    去年年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会议明确,要简化审批手续,便利“走出去”。健全政策体系,服务“走出去”。拓宽融资渠道,助力“走出去”。这让很多企业看到希望,他们都在静待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

《企业观察报》

Copyright © 天津市对外经济合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1005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