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先行者戴标:中西医相结合才是完备的医学
2018-08-15

  自古以来,中医药就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在西医未进入中国之前,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在“一带一路”发展中,中医药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4年,天士力康平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在澳大利亚成立,该项目于2017年获得了“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立项。

  2018年7月,天士力中医专家联盟首次亮相悉尼,为当地市民举办了一场“‘一带一路’促发展,中医大咖面对面”的义诊活动。

  “中医药是有生命力的。”中国“一带一路”中医药国家合作专项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戴标,同时作为天士力控股集团国际事业群加澳医疗总经理的他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值得与世界共享的中华文化成果。在戴标看来,中医药走向国际,虽然漫长而艰难,但前途充满希望。

  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的先行者,请他分享了天士力集团在探索“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发展时的体会与思考。

1.jpg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影响力?

  戴标:中医药在“一带一路”中的发展和传播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我认为,我们中国文化的两大标志,一个是汉语,第二个就是中医药。在西医进入中国才几百年的时间,在这之前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都是靠中药治病,这也证明了中医是有其存在价值的,是有生命力的,所以,在西医进入中国后,中医还是一直发展、延续到了现在。

  中国在大力推动“走出去”,除了中国制造、中国企业要“走出去”,我们的文化也要“走出去”,包括儒家的中庸哲学观、中医药等在内,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东西要让全世界共享。

  记者:您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一带一路”中医药国家合作专项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职责和作用?

  戴标:“一带一路”中医药国家合作专项专家评审委员会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有关规划的具体任务,推动一批重点示范性对外合作项目而组成的。

  每年都有申报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的机会,大专院校、中医学院,还有一些国家的研究机构及企业等都可以自行申报。申报项目会首先由各省市组织评审会进行审评,符合条件的,再进一步向国家评审委员会上报,由国家的评审会评定筛选,最终选出适合的重点项目,给予经费资助和政策扶持。

  这些项目的筛选大约会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理论上如何突破;二是产品上怎么创新;第三个是市场上怎么开拓。项目筛选的过程中要做很多工作,比如2018年经过省市筛选后,一共上报了300多个项目,大约会通过20多个项目。大体可以分为海外基地、海外中心和专项项目。这其中就涉及了大量的初选工作,初选之后会进行答辩,答辩涉及到项目计划书,项目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答辩之后才是评定。

  记者:您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国内的中医药企业是如何为“一带一路”发展贡献力量的?

  戴标:其实整个中国中医药企业都在努力参与到“一带一路”,但是能走到一个高度,或者说,能够有效进行市场开拓的企业还不是很多。中医药“走出去”这个目标不会错,但是怎么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让西方主流社会来接受中医,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也经常在和专家们讨论时说,中医药“走出去”的路还比较长,但是一定有希望。

  这几年,国家大力地支持中医药海外基地和中心的建设,中医药企业始终在积极地参与到“一带一路”中,也有一些大专院校的研究基地和海外院校有合作,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西悉尼大学间的合作。但到目前为止,能够承担起“一带一路”海外基地任务的企业为数不多。作为海外中医药推广的基地,天士力康平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探索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全新模式,这种模式也在当地广受好评,相信能给其他中医药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记者:您认为在海外推广中医药有哪些困难?

  戴标:首先,中西医理论上有很大的不同。中医理论是一个人体完整的概念,西医理论比较看局部,看微观。西方人长期接受的都是西医的教育,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接触了解,才能知道中医的益处。

  我本人学习的也是西医。我在中国当了8年的外科医生,在美国从事西方医学研究4年,现在却回过头来再做中医。随着我年龄以及阅历的逐步增长,我开始认为,完整的医学就应该是中西方医学相结合的医学。很多病是西医解决不了的,也有很多病中医解决不了的,但是两者在融合之后,我们将其称之为整合医学(Integrative Medicine),它就能比较好的完成对人类生命的呵护。

  第二,中医药“走出去”另一个大的难点在西医医生身上。例如,病人想找中医看病,但他们首先去询问了西方家庭医生的意见,这时,西医很可能会因为对中医的不了解或其他的因素,对病人的该诉求加以阻扰。如何让西医接受中医,也是中医药“走出去”需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您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戴标:以澳大利亚康平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为例,首先,医疗中心在选址上就和西医在一起。医疗中心股权收购了一个西医诊所,让西医与中医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公司平台上运营,有利于互相了解。当西医知道他们的工作地点还有一个中医诊所存在,在中西医休息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进行探讨和沟通,了解彼此的工作模式、诊断方式、治疗方案等等,这样的沟通非常好的,能搭建起双方良性互动的桥梁。

  第二是,医疗中心会积极组织不同的学术会议,并邀请西医来参加。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向他们介绍中医的治疗办法。大部分西医排斥中医,是觉得中医不科学,治不好病。但是只要我们通过一次两次甚至多次的沟通,通过病人治疗的结果来证明,西医生就会相信中医的治疗效果,会明白中西医都是尊重科学的,最终中西医希望做到的,都是治好病人。目前医疗中心采用的这种推广中医药的方式效果特别好,我认为这种商业模型是可以进行全球复制的。

  记者:您认为如何能更好的让中医药“走出去”?

  戴标:我认为关键还是要走对路。现在很多在国外的中医都是各自为营,十分分散,这样既没办法达到宣传中医药文化的效果,也没办法让西医系统全面的了解中医。只要西医不了解中医,主流社会就很难认可中医。

  中医药更好“走出去”需要让当地民众对中医有更多了解,需要中西医之间有更多交流。康平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作为一个大型的医疗机构,探索了一种全新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可以与西医形成良好的沟通,让更多当地民众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中医的魅力,了解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势所在,会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效果。

2.jpg

  人物介绍

  戴标,兼备中西方医学知识,有多年在海外推广中医药的经验,他认为只有中西医相结合才是完备的医学。同时,作为天士力控股集团国际事业群加澳医疗总经理,他在多年的观察和经历中总结出,沟通是助力中医推广的有效途径。(供稿 / 天士力控股集团)

 

Copyright © 天津市对外经济合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1005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