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 王国庆:厨房里的哲学
2019-06-18

作者:陈星宇

  每一个年代,都有一些代表时代特征的名字,是代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符号,“国庆”也是其中之一,几乎成了七、八十年代取名字的“标配”。王国庆,因为出生在国庆节当天,父母为他取名叫国庆。谈到自己的名字,王国庆表示很喜庆,有纪念意义。

1-王国庆.jpg
王国庆

  作为项目上的厨师,他说自己并不喜欢大家称呼他为“大厨”,他更喜欢大家叫他“老王”“小王”或者“王哥”,这样听起来更亲切。

  相声中的《报菜名》,讲究“口如快刀气不乱,轻重缓急要分明”,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了他也有一个幽默和特别的“菜单子”,他发给采购人员的菜单由可爱的图案、表情和文字组成,如“猪肉”就是一头猪配上“肉”。他告诉我因为菜单名字较多,如果全都是文字,容易看乏,配上一些图案和表情,活泼可爱,看起来一目了然,自己平时也喜欢跟大家这样活泼、轻松地聊天。

  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即便是在项目上出入厨房无数载的厨师们也如此,王国庆在国外项目的厨房里,诠释了自己的生活哲学,在一线施工的大后方为大家热心服务,丰富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2-王国庆与肯尼亚帮厨.jpg
王国庆与肯尼亚帮厨

  坚持:十年如一日

  工作二十余年,出国已十多年的他,一直坚持着自己对厨师的热爱,从没有想过放弃。不论条件艰苦与否,他都始终如一。

  当年的工作分配看成绩定名额,他成绩突出,作为五名限额分配的人选成功分到厨师专业,开始自己的厨师学习生涯。他没有想过自己以后的路究竟会怎样,同样有很长的一段迷茫期,但是经过在学校的学习,他开始对厨师行业产生兴趣,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

  2005年被分到十三局国外项目,先后去过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坦桑利亚和肯尼亚,辗转很多项目部,不论条件艰苦与否,他都没有退缩过。十年前刚开始出国的时候,项目上物资匮乏,调料短缺,适合大家吃的蔬菜少之又少,这给厨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了食材和调料,再好的厨师也做不出好菜。

  “那也没办法啊,没有食材,也要做出好吃的来”,王国庆就想着办法从土豆、洋葱、西红柿里做文章,把普通的食材做成不同的花样,他也曾结合当地特色,做一些合口的家常菜。

  曾经项目任务重,厨房增加了夜班,王国庆被分在夜班,做好饭后还不忘留几份饭在蒸箱里,没有到点吃饭的同事也可以吃上热气腾腾的饭,在厨房忙活完夜班人员的备餐工作,还要去沥青站帮忙。早上交接班时,也要服务好现场同事,帮助白班的厨师做饭,下午很早就醒了,起来又开始忙活儿,能尽一份力就不能闲着。“忙的时候,顾不上自己,哪里会把上下班时间分得那么清楚!能为项目多干点就多干点”。

  他曾在坦桑利亚项目上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是对他工作的充分认可与肯定。“当初也没想那么多,做了这么多年厨师,也习惯了。”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越来越离不开自己心爱的厨房。

  关爱:暖心病号餐

  在王国庆看来,“民以食为天”,在远离家乡的国外,没有国内一样便利,食材也没有国内丰富,在有限的条件下工作,吃好显得更为重要,厨师就要服务好大家,让大家感受到家的味道。

  吃是瞒不住,掩盖不了的,看的、穿的、听的都像隔了一层面纱,只有吃来得最直接。王国庆在做每一道菜时都比较讲究,就拿早餐来说,油条有大有小,豆浆、粥类有烫的,有温的,倒不是随手揉面,不分大小,也不是锅碗装不下豆浆,主要是项目人多,大家都有不同的习惯,有的人就喜欢大号油条,吃起来才有豪气,但是有的人就喜欢小食物,入嘴即食,不用掰分,也不至于囫囵吞枣,而且大家对粥类的冷热感觉不一,来的时间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做的时候就尽量照顾到大家。项目上人多,众口难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绝大多数人吃好就是最大的成绩。

  因为体质不同,在国外工作难免会生病,最让大家暖心的就是他的病号餐,他会根据生病同事不同的情况,精心准备定制的病号餐。

  有同事犯了胃病,但是还是坚持在现场工作,他特意烧了一份鱼片和鸡胸肉,少油、少辣,还熬了一份山药粥。平时都是帮厨骑着自行车或者跟着顺风车去现场送饭,这次是自己亲自去送,送到同事手里的时候,粥一点儿也没泼洒出来,饭菜依然是热的。下班后,生病的同事晚上想吃点粥,他又跑到厨房单独给同事做一份。整个生病期间,感受到的都是满满的爱。

  曾经项目上也有女同事生病,他就把项目上少有的红枣拿出来熬一份红枣粥,还特地做了一份菌菇炖鸡肉。每个在生病时吃过他爱心餐的人都觉得暖暖的,很贴心。

  剥蒜:一个特别的爱好

  王国庆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安静地坐着剥蒜。问起为什么会喜欢剥蒜,他给我的答案纯粹和果断,就是喜欢!

  因为采访这天没赶上,我没能看到安静坐下来剥蒜的他,我在脑补那个画面,一个人坐着,面前一网兜的大蒜,剥开的大蒜白白净净,风时不时会吹起少量蒜的白薄衣,不消一会,一股蒜香扑面而来……我想也只有真正的喜欢,才能安静地坐下来,做着这么一个常人觉得特别无聊的事儿。

  他爱厨师这个职业,也爱着厨房的一切,就算厨房一切都安静下来,灶火熄了,锅碗瓢盆也凉了,蔬菜瓜果伸着懒腰躺在菜篮子里,他还是想在厨房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也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喜欢剥蒜,喜欢在厨房做一些事。”我想,喜欢并坚持就是这么纯粹。

  责任:回家的路

  生活总是在别处,肩上一旦有了担子,我们就开始了奔波的日子,离家也越来越远,回家的路崎岖、漫长,铺满长长的思念。

  王国庆告诉我,回家的时间由最开始的两年甚至更久,缩减到一年半,到一年,再变化到现在的九个月,这十多年来,他经历了离家的苦,思念家人的无奈。这条回家的路,等了又等,永远只在离家最远的地方是坦途,回家的那段似乎一直是遥不可及。他坦言道,“虽然很想回家和家人一起团聚,但是自己身上有责任,就得忍受住这种痛苦,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已经习惯了。”

  “回到家,孩子都不认我这个父亲!”他的孩子出生后,自己的陪伴就很少,休假回家,孩子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认。在孩子眼里,只有妈妈的存在,而那个父亲在此之前一直只存在字典里,言谈中,没有真切的感受过生活里还有这么一份爱。在家的时候,他就尽可能把时间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亏欠孩子的一定要补回来。

  现在孩子已经上高二,懂事了,渐渐能理解父亲出门在外的苦衷。这么多年的坚持和付出没有白费,家人的理解可以让自己更有信心继续坚持工作。

  跟他的名字一样,王国庆一身正气,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纯粹、执着,是无数个奋斗在一线的员工的缩影。在厨房里刀起刀落,与油烟打交道的二十多年里,他用坚持诠释了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始终如一,用善良和爱心温暖每一个出国在外的同事,用努力为家人带来幸福。

Copyright © 天津市对外经济合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1005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