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冶集团公布2022年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的通知,由中冶天工牵头主持的《基于声学功能的国际高品质音乐学院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的社会力量设奖,具有国家科技奖的推荐资格。该成果依托天津茱莉亚学院工程,由中冶天工集团牵头,在项目建设之初联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研发的科技成果,通过“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经过工程投入使用后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最终形成了该项较高的技术成果。在申报过程中,专家通过对材审、对前三完成人的答辩等多个环节咨询,最终中冶天工再次荣获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研发过程更是形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取得发明专利 2 件、实用新型专利 6 件;形成省部级工法 3 项,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 1 篇;BIM 成果分别获中建协、天津市、中冶集团一等奖;工程通过天津市和中冶集团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天津茱莉亚学院项目BIM施工管理平台应用通过住建部验收;中冶集团组织专家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对本项目核心技术进行鉴定,该研究成果综合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标导向,聚焦锚定世界一流
天津茱莉亚学院是一座以高端音乐艺术教育为中心,旨在促进国际艺术合作人文交流的音乐学院、典范学院,也是一座集演出、排练、研究和互动展览于一体的艺术中心。该项目由美国迪乐设计事务所(DS+R)和奥雅纳(ARUP)等12 个国际设计团队,联合华东建筑设计院和章奎生声学所等9个国内设计团队协同设计而成。
作为一座国际高品质音乐学院,天津茱莉亚学院对声学、建筑外形、内部装饰以及空调系统等具有严格的要求,其中项目背景噪声要求达到 NC15。项目距地铁不超过30米、距离滨海高铁站也只有500米,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都是天津茱莉亚学院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恰恰也成为该项目易受震动、噪声、杂音干扰的劣势。闹市之中,地铁旁边,如何打造这座国内首例室内噪声限制小于15分贝“静音建筑”?同时茱莉亚学院项目建筑外形为造型奇特的大跨度、大悬挑结构,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需要满足声学和美学的要求;同时,该类建筑的空调系统也应满足建筑内乐器使用和观众舒适度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
作为这座精美艺术殿堂的塑造者,中冶天工系统分析了建造过程中将要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软土地层房中房地下室建造施工难度大,悬浮式设计理念导致的结构大跨度、大悬挑、抗震设计难,钢结构节点复杂、制作安装难度大,机电系统等背景噪声要求极高以及室内声学装修精度控制高等……开工前便立下了科研攻关、破解难题、将工程打造为世界一流的决心,以目标为导向,协同高校、设计院所、使用单位同心同力,共争殊荣!最终成功打破国外在高品质音乐学院建设关键技术领域的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基坑尺寸为长151m宽104m,采用单道正交平面杆系支撑。支护桩最大直径为1.650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4.6m,基坑施工难度大。
音乐厅和演奏厅为房中房结构,共设置隔振支座109台。整个房中房结构都设置在隔震支座上,隔震支座连接的上下支墩施工精度要求极高。
音乐厅西南角悬臂墙体长80米高11.8米,为缓粘结预应力墙。该墙体锚固、标准固化时间控制、张拉施工难度大。
项目主体为大悬挑,大跨度钢结构,单体最大悬挑30m,连廊最大跨度52m。
五条连廊折线线性连接,传力复杂,施工难度大,主桁架设置大量屈曲约束支撑,其连接板贯穿梁柱节点,构造复杂。
聚力创新攻坚、提升创新效率
基于项目技术难度大、起点定位高、工程规模大、工期进度紧、深化设计多、专业性质强、施工管控难等特点,中冶天工创新管理体系,将科技创新工作提格到集团公司进行管控,由集团公司技质系统“抗大旗”、“作先锋”,牵头挂帅组建涵盖集团公司、分公司、项目部、高校、科研院所、业主单位“六维一体”的创新研发团队,注重直接领导、强化过程管控、确保研发成效,推动科技创新与工程履约有机结合,推动科技研发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
凭借天工集团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天工集团在国际标准音乐厅领域一举创造多项国际领先科技成果。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是集团公司在转型时期完成的极具代表性的一项优质工程,充分展现了集团公司特级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
精心策划,创新助力过程实施
面对项目结构复杂,声学标准高、涉及专业广、施工难点大等特点,研发团队充分发扬“首创精神”和“工匠精神”,坚持科学技术创新、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通过不断的攻坚克难逐一将其破解,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完美呈现了这座用心雕琢的“工艺品”。
创新技术1: 软土地层房中房地下室建造技术
研发团队探索出一套房中房设计和结构隔震系统设计新思路;研究出一套房中房深基坑支护技术效益最大化(成本、进度)成果;发明了隔震支座施工精度保证新方法。
创新技术2:大跨度大悬挑防震钢结构建造技术
研发团队探索出建筑空间多变需求下的结构支撑体系选择与防震系统设计新思路;研发多分支高强度复杂钢结构节点制作方法;总结凝练复杂工况下房中房结构安装工法。
创新技术3:机电设备低能耗低噪声设计及安装技术
研发团队探索出设备选型、减隔振措施、系统控制、施工建造机电全系统多途径隔振降噪措施。
创新技术4:室内声学装修精度控制技术
研发团队采用 1:10 模型校核声学概念设计,基于 Odeon 软件和BIM 模型,对项目混响时间、明晰度、声场力度等声学指标进行预测试;室内GRG墙面为多折面拼接形式,完美呈现了空间纵横交错的立体感。
归纳提炼,反复推敲披沙沥金
研发团队以天津茱莉亚学院项目建设为依托,从结构抗震、结构减振、机电减振和降噪、装饰装修施工精度对声学指标的影响四个方面,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将《基于声学功能的国际高品质音乐学院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总结凝练为4大创新技术,17个子课题。经中冶集团组织专家进行核心技术进行鉴定,该研究成果综合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力推动了高品质音乐学院类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可推广、借鉴的经验。
荣誉的获得不仅使集团公司积淀了施工经验,凝练了创新成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水平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更是对集团公司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发展,顺利步入高技术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有力印证!
积力之举则无不胜,众智之为则无不成!近年来,中冶天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完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引进推广新技术,攻关技术难题,为工程建设的更高水准施工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集团公司将继续以打造精品工程为己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施工工艺为核心,指路领航,担责不推,不断创新,用精品工程和核心技术回馈社会、行业,坚定践行央企担当!
来源: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