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日前公布第十五届“中国钢结构金奖”(第二批)获奖项目,由中建六局第一建设公司申报的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大学城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项目交流环钢结构工程成功获奖。
“中国钢结构金奖”是我国钢结构工程领域的最高质量奖。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项目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为践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打造海洋科研“国家队”而推出的重点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17.61万平方米,共有11个单体,包括综合实验区域、学术交流环及配套设施等。位于建筑群中部的10#楼学术交流环,是学术交流共享空间,其外部呈“U”型,与“怀抱海洋”的理念相契合,交流环整体为钢结构装配式设计,建筑面积约2.23万平方米。
在施工过程中,面对加工制作及桁架拼装工期紧张、钢构件种类多、加工难度大、核心筒钢管柱定位安装难度大、曲面钢构空间定位难度大、焊接质量要求高等难题,项目部充分运用科技和质量管控手段,高效完成了核心筒安装、斜交网格桁架拼装、交流环整体提升等关键部位的钢结构施工。
安装质量管理
交流环由7个大倾角巨型钢柱核心筒支撑,核心筒均为形态各异的空间结构,每个核心筒由4根底部向外双向倾斜的钢管柱和16根大截面钢箱梁组成,单件安装重量30吨-40吨。核心筒钢管柱定位安装难度大,项目创新采用“牛腿定位+限位板+对接安装平台”,有效解决了钢管柱空间定位、安装的难题。
斜交网格桁架外观呈马蹄形,桁架平面投影方向每6米曲率变化一次,1998根腹杆均带有弧度,每根杆件规格尺寸均不相同,空间定位测量难度大。项目采用上胎构件标高微调技术,桁架下弦在创新型可调节拼装胎架上进行组对拼装。当杆件标高存在误差时,通过调节胎架,对相应杆件位置进行微调。
斜交网格桁架为重3325吨、长372米、悬挑21米的大跨度、大悬挑、非闭合、多路径的空间异结构,在地面拼装完成后整体提升10米。被提升钢结构的4层悬挑梁呈阶梯状错层叠退式分布,项目将对接构件板设计成不同厚度,为高空对接提供了错边余量保证对接精度。
△部分荣誉展示
该项目累计获得国家级BIM奖2项、省部级BIM奖3项;发明专利受理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天津市科技成果鉴定1项;省级装配式建筑评价1项;天津市钢结构学会科技奖1项;省部级工法4项;省部级QC成果奖5项、省部级质量管理成果奖2项等荣誉。
来源: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