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期间
多家中央级、省部级媒体
聚焦一航工程
用光影和文字
记录一航人
坚守岗位一线
用智慧和汗水为国担当的奋进身影
跨海通道:国家队招牌闪耀荧屏
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CCTV-9《功在当代》第二集《百川汇海阔》以2022年台风“纳沙”来袭前,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抢抓工期,完成E22管节的故事为主线,全景呈现了一航工程师面对困难和挑战临危不惧,高标准完成沉管对接的精神,擦亮了一航局跨海沉管隧道国家队的金字招牌。
广州广播电视台记者聚焦大湾区,将镜头对准了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建设者,这些扎根在大湾区的一航青年。“这边(大湾区)的大交通正在强力地建成,对内形成主要城市一小时互达的交通圈,我的妻儿也把家搬了过来。”深中通道青年锁旭宏说。
市政房建:民生工程再度刷新
人民网、中国吉林网、环球网、吉林广播电视台、中国新闻网、长春广播电视台、中国日报网、《吉林日报》等多家媒体聚焦长春市二道区中医院项目,对该项目优质履约,创造当年建设、当年封顶的“二道速度”进行了重点报道,传播了一航房建品牌。
《达州日报》报道四川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项目“双节”不停工,严控质量安全关,推动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的奋斗瞬间。
《海口日报》记者在中秋节当天来到海南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西侧的海控·江东广场项目。建设现场近130名工人坚守一线,完成东塔楼区域土方开挖,预计11月底冲出正负零节点。
公路桥梁:穿山越岭筑通途
《大众日报》《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广西百色北环线高速公路狮子岭隧道右洞贯通——全线首条隧道实现单洞贯通。狮子岭隧道整体采用单向掘进方式进行施工,因围岩多变、两洞之间净距较小,一航局项目团队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闭合、勤测量、衬砌紧跟”的施工原则,扎实推进施工工序;为保证隧道安全贯通,创新施工工艺体系,有效稳固了作业面,降低了施工作业安全风险,为隧道顺利贯通保驾护航。
10月4日,《吉林日报》记者走进长春经济圈环线二期项目伊通北互通施工现场,只见塔吊长臂挥舞,挖掘机、运输机轰隆作响,往来频繁,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忙碌在各自岗位上,一航人为建设正酣的长春经济圈环线镶嵌上丰收和喜悦。
中国新闻网报道重庆巫云开项目A1标首座隧道顺利贯通。本次贯通的肖家坡隧道右洞总长1529米,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时速80公里。建设期间,施工人员克服便道施工难度大、施工场地狭小、围岩地质复杂多变等困难,强化过程管理,引入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为隧道顺利贯通奠定坚实基础。一航建设者历时660多个日夜,在崇山峻岭演绎新时代的“愚公精神”。
来源: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