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创新主体
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
近年来
中铁十八局持续加大
科研创新力度
一批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
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成熟、优化
展现企业科技自立自强新作为
“新装备——
TBM、盾构机、悬臂掘进机、智能台车......
01
全球首台大坡度螺旋隧道掘进机“北山一号”
中铁十八局联合打造的
全球首台大坡度螺旋隧道掘进机
“北山一号”TBM整机长约100米
直径为7.03米
能够实现水平200米转弯半径
同时竖向380米曲线半径螺旋式掘进
在研发阶段
项目团队结合工程特点
对“北山1号”TBM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能够有效克服极硬岩
长距离连续小半径转弯
大坡度螺旋掘进等施工难题
为工程斜坡道快速施工提供了坚实基础
@隧道公司
02
国内首台双护盾土压组合式掘进机“青龙号”
隧道公司在青岛地铁15号线
天南区间工程施工中
创新研发的“青龙号”TBM
是基于双护盾TBM基础上进行研究改造
增加了保压掘进功能
具备更广泛的地层适应能力
该设备可以根据地质情况
周边环境情况需要
通过洞内模式转换实现保压掘进
属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次应用
@隧道公司
03
国内跨度最大的移动模架
一公司施工的磴口黄河特大桥
是包银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
大桥全长5145.91米
其中25孔简支梁设计采用
DSZ49/1800上承自行式移动模架施工
该模架是专为包银高铁磴口黄河特大桥
48米简支箱梁原位现浇施工而设计制造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移动模架
该设备采用电液控制驱动方式
可在已浇筑的桥墩上行走
被称为“高空移动的桥梁预制工厂”
可抵御10级阵风
解决了“千吨级”48米简支梁
河域现浇施工难题
是在路线未通的情况下
代替架桥机架梁的最佳方案
@一公司
04
空气源热泵
四公司管片制作项目部
为进一步提升管片制作效率
在车间引进了空气源热泵
成为全国第一家采用
空气源热泵供热风
对管片进行初期养护的单位
该设备采用热泵加热的形式
能实现水、电完全分离
无需燃煤或天然气
可以实现一年四季全天24小时安全运行
生产能力较原有的平窑流水线
提高到2~3倍
@四公司
05
双臂两钻隧道掘进机
一公司青岛地铁5号线
土建一标01工区项目在引进
双臂两钻隧道掘进机后
结合工程实际对其进行了改造升级
通过使用合金钻头、国产液压马达等
实现了设备迭代升级
这是青岛地铁建设中
首次使用该装备
该设备进度快、噪声低、粉尘少的特性
成了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的“密钥”
为全线树立了新标杆
@一公司
06
创新型衬砌台车
二公司兰合铁路LHTJ5标项目
通过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
对新型台车进行加强设计和改造
建造了创新型衬砌台车
该台车面板采用
10毫米厚Q355低合金材料
整体结构采用无门架结构
同时
将附着式振捣器进行加密横向布置
整体刚度满足连续浇筑
和多台平板振动器
同时开启的受力要求
能达到每循环6小时快速施工的要求
为铁路隧道衬砌缺陷预防
及快速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公司
07
智能化机械手臂
三公司首套智能化机械手臂
在西成铁路上场时正式投入使用
在加工钢拱架时
技术人员只需在电脑上设置好参数
机械手臂可实现
自动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拼装工作
该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相关成本消耗的同时
还减少作业风险
极大满足了隧道快速施工需要
@三公司
08
隧道掌子面应急“机器人”
为进一步强化隧道应急管理
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一公司雄忻高铁项目部
创新引进隧道掌子面应急机器人
该设备集视频监控、应急报警
应急喊话、网络传输
走行系统于一体
由下部动力层、上部设备层
以及搭载的设备组成
可实现对隧道作业面的
及时预警和应急保障作用
@一公司
09
悬臂掘进机
四公司渝昆高铁2标
长水机场隧道地处
机场运营区及货运通道下方
施工风险极高
结合项目实际
项目团队引进了悬臂掘进机
用于1#斜井大里程暗挖作业
此机型一次性定位截割宽度及高度大
破岩能力强
可以满足隧道开挖尺寸
及破岩能力要求
极大减少了移机时间
提高了施工效率
@四公司
“新材料——
竹基复合材料、高位高能高轻型柔性防护网.....
01
竹基复合材料
竹基复合材料是以竹材为基材
以树脂为胶黏剂
通过自动化加工成型的
新型生物基材料
具有质量轻、拉伸强度高、
耐腐蚀、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绿色环保等特点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
竹基复合材料产业的企业
近年来
中铁十八局逐步构建了
“产业投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
+管道生产+产品营销+工程服务”
为核心的竹基复合材料产业
全产业生态链
相继研发了
竹缠绕管道、竹缠绕管廊等产品
各类产品持续在市场投入使用
@环保科技公司
02
高位高能高轻型柔性防护网
中铁十八局承建的
新成昆铁路新增特克中桥
高位高能高轻型柔性防护网工程
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三新工程
施工中
项目团队联合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研发了
高位高能高轻型柔性防护网
并实现了在全国铁路工程中的首次应用
该防护网应用NPR特殊钢材
防护能级达15000千焦
是普通防护网防护能级的5倍以上
实现了高能级、大高度、耐久性优等突破
@三公司、隧道公司
“新技术——
沉管隧道施工技术、盾构机叠层分体始发技术、球面平铰施工技术.....
01
沉管隧道施工技术
作为中国铁建唯一具有
沉管隧道施工业绩的企业
中铁十八局先后承建了
我国高震区软土地基首条沉管隧道
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
以及华南地区在建最长
且两次下穿珠江的内河沉管隧道
广州鱼珠隧道
多年施工中
中铁十八局项目团队先后首创多项
大型沉管隧道施工技术
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参建项目先后
获评“鲁班奖”“詹天佑奖”等
@五公司
02
球面平铰施工技术
五公司负责施工的
河北保定乐凯大街南延转体斜拉桥
是当时
世界上跨度最大、转体吨位最重
球面平铰直径最大
扩底桩桩长亚洲第一的斜拉桥
施工中,项目团队
在国内创新提出了球面平铰施工技术
球面平铰重达92.9吨,直径达6.48米
刷新当时世界同类球铰直径之最
截至目前
该技术先后获
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奖一等奖
该项目获评“詹天佑奖”
@五公司
03
国内首创盾构机“叠层分体始发”技术
在中铁十八局承建的
深大城际铁路1标
黄麻布站~石岩中心站区间施工中
市政公司项目团队
创新设计了“叠层分体始发”技术方案
让盾构机“一井四发”成为现实
该技术方案通过在一个工作井内
设置钢结构平台
进行叠层始发
实现了4台盾构机
先后在同一工作井组装调试、始发
并同时掘进施工作业
该技术为国内首创
@市政公司
04
不断交通双层隧道建设技术
福州市象山隧道拓宽改造工程
是全国首座不断交通
城市四联拱隧道原位扩建隧道工程
施工中
市政公司项目团队联合相关单位
创新设计了
不断交通双层隧道建设技术方案
该技术为国内首创
该技术方案按
“边施工、边通车”及“先东后西”的
施工方式
拆除既有隧道
拓宽新建双层隧道
车道将由双向4车道转变为双向8车道
实现了在现有用地
可利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
城市隧道的扩容施工
该技术对于全国类似的城市隧道扩容
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市政公司
05
超高层建筑叠合钢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迪拜蓝天酒店项目
是目前世界最高酒店类建筑
寻常的塔吊无法适用
该项目373.5米的高度
为了提高项目施工效率
国际公司项目团队
创新提出了
超高层建筑叠合钢结构
转换层施工技术
该技术方案减少了
塔吊预埋、焊接、安装挂座等
施工工序
有效确保项目
4天一层核心筒浇筑周期
@国际公司
06
国内首创弱相关悬挂钢结构
液压同步提升技术
在武汉新建商务设施
和公园绿地项目施工中
建安公司项目团队
创新设计了
弱相关悬挂钢结构液压同步提升技术
该技术为国内首创
该技术通过在屋顶设置钢桁架
减少由于逐层施工
在相邻层造成的次应力
相较于传统施工技术
此项技术可以实现平均每2天
完成一层钢桁架下降及拼装施工
该技术的应用
对大型复杂钢结构建筑施工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建安公司
来源: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