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央视《创新进行时》两集连播!科教频道探秘沉管隧道施工“国家队”
2024-08-21

8月16日、19日

CCTV-10科教频道《创新进行时》

连续播出节目

《跨江入海的“钢铁长龙”》第一集、第二集

专题介绍了一航团队

在深中通道

西人工岛及沉管安装过程中

如何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

圆梦伶仃的故事

作为桥隧转换的关键工程

西人工岛菱形结构

棕榈叶型幕墙

等一系列独特设计

极大地减小了台风、洋流的冲击力

使“海上鲲鹏”稳稳矗立在伶仃洋上

1.png

在岛上

高耸伫立的风塔

是专为海底隧道

设计的换风系统

作为深中通道的“呼吸器官”

它在55米高空将隧道的空气快速抽离

并把新鲜的空气迅速压回

保障了隧道通风换气

时光回到工程建设之初

作为深中通道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如何在波涛汹涌、台风频发

且淤泥层极厚的珠江水面

构建一个19个足球场大小的人工岛

成为建设团队首先要面对的世界难题

2.png

一航建设者采用

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将57个直径28米的钢圆筒打入海底

围出菱形的岛屿轮廓

再向围堰内喷射泥沙混凝土

最终形成人造岛屿

3.png

但如何将

直径约等于一个篮球场长

高度相当于13层楼高的钢圆筒

打进海床以下至少26米深

成为西工人岛建设的另一项难题

为完成打设任务

一航局建设者将在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施工中

使用的8锤联动液压振动锤组

升级为12锤联动

它相当于一个“八爪鱼”

能够带动钢圆筒实现共振

将海底泥沙液化

使钢圆筒顺利打入海床以下

4.png

海底隧道

是深中通道技术含量最高

难度最大的控制性环节

它全长6845米

其中沉管段长5035米

由32节巨型沉管首尾相连

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

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5.png

为了将每节重达8万吨

如同一艘中型航母的标准节

运送沉放至海底

并实现精准对接

一航团队自主研发

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

在北斗导航系统精准定位下

创造了1年9节

连续7节沉管毫米级

超高精度安装的纪录

6.png

为了保障在水下40米深

19万吨的水压下

沉管隧道滴水不漏

沉管采用钢壳混凝土结构

并在管节最终接头部分

创造性地采用了推抽屉的方式

在世界首创千斤顶推出和

水压推出双系统作用下

最终接头实现精准对接

这条钢铁长龙正式合龙

跨越伶仃洋底

7.png

伶仃洋上

这项凝聚一航智慧的超级工程

擦亮了一航“跨海沉管隧道施工国家队”品牌

见证了一航局在建设领域的强大创新实力

来源: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资讯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b5aDDzpg8TTNF7YRX4E8w

Copyright © 天津市对外经济合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1005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