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上合之约” 擘画可持续发展新图景
2025-04-11

6.jpg

7.jpg

记者  | 岳付玉 陈璠 袁诚

8.jpg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在滨海新区开幕。摄影 周伟

昨日,春意盎然的渤海之滨迎来一场国际盛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开幕。来自上合组织各国政府、企业及机构的近400名代表齐聚一堂,以“上海精神”为指引,围绕“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主题,共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计。

“上合组织是重要的区域合作平台,始终致力于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本次大会是推动上合成员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举措。”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说。

产业园区:跨国合作的“绿色引擎”

作为上合组织框架下经贸合作的实体纽带,跨境产业园区已成为推动区域工业化、促进技术共享的重要载体。以中国—白俄罗斯巨石工业园(以下简称中白工业园)为代表的标杆项目,正书写着“一带一路”倡议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距离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25公里的中白工业园,是中国与白俄罗斯合作中规模最大的标志性项目,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副总经理基里尔·卡罗杰耶夫介绍,园区发展规划周期长达数十年,目前已形成机械制造、电子、物流、医疗及生物技术四大产业集群。“这绝不仅仅是个投资项目,我们致力于构建生态型园区,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俄罗斯先锋经济特区则展现了政策创新和绿色管理的力量。该特区副总经理米哈伊尔·德列维扬科分享了“先锋模式”:通过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标准体系优化园区管理,以结果为导向,不断提升人员的创新能力……

如今,许多产业园的项目、产品和科技创新成果,在上合成员国中得到推广应用。

金融活水:浇灌可持续发展的沃土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金融工具的创新性运用成为破局关键。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以下简称欧亚基金)首席执行官雷文弢透露,规模10亿美元的欧亚基金二期即将启动,将采用人民币与美元双币种投资,支持中国和上合组织相关国家双区域的双向投资。此前,规模10亿美元的一期基金,已投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项目,惠及多个国家的民生及经济发展。

雷文弢说,作为中国进出口银行控股的基金,欧亚基金愿意通过投贷联动的方式,致力于提升上合组织国家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接下来,欧亚基金将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资,同时,继续支持绿色经济和绿色能源领域。他说,大部分上合组织国家在绿色能源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水电资源。而中国在绿色能源的技术和装备制造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以为绿色能源项目开发提供中国方案。

此外,政策性金融还将立足上合国家资源禀赋与技术上的发展特点,构建创新协同、技术共享、产业联动的科技生态,并进一步夯实道路物流硬联通与数据通信软联通。

正如雷文弢所言,从驼铃古道到数字丝路,金融活水串联起文明互鉴与财富共享的新通道。

科技赋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无论是绿色技术的深耕,还是数字技术的拓展,都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作为哈萨克斯坦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哈萨克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近年来在绿色能源转型、低碳技术方面成果显著。公司副总裁阿塞特·马高沃夫提出,要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推动油气领域合作,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哈萨克斯坦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我们的任务之一是摆脱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提升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阿塞特·马高沃夫说,“眼下,我们正致力于炼化能力改造……哈萨克斯坦拥有良好投资环境,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中石油、中石化、雪佛龙、壳牌等众多世界能源巨头在哈长期经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共同合作。”

中兴通讯技术方案总监乔一鸣则描绘了人工智能重塑产业图景的壮阔画面:运用于汽车制造与设计,人们的座驾将更具个性化;用于钢铁、矿业,提效是肯定的,安全也更能保障;融入教育领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大大化解;植入医疗领域,能完成很多高精尖的医疗项目……“眼下,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ICT(信息、通信与技术)的投资。事实上,AI(人工智能)已到我们身边。”当算力成为新基建,算法化作通用语言,上合组织国家完全有能力共建数字命运共同体。

作为大会举办地,天津以融入发展的成果,印证了开放合作的巨大潜力。这座联通中蒙俄经济走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2024年与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达895亿元。截至2024年底,天津累计对上合组织国家投资24.3亿美元;2024年,天津在上合组织国家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3.7亿美元。

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津首场配套活动,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投资促进活动举办。活动期间,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投资促进工作组第九次会议,同期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

这场春天的盛会,不仅勾勒出区域经济绿色转型的路线图,更昭示着一个真理:在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面前,唯有打破壁垒、共享机遇,方能抵达可持续发展的彼岸。

记者专访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嘉宾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

天津将成为上合组织工业活动中心

“尽管我在中国工作3年了,但这是第一次来到美丽的天津。天津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工业底蕴的城市,对境内外投资者来说都有着绝佳的机会。”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说。

此次活动聚焦可持续发展,他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每个国家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何交流思想经验和技术知识,以帮助不同国家改善或者保持良好的发展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此前,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消除贫困、促进公平、保护生态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同国家都基于自身国情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在索海尔·汗看来,中国在这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今年,上合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主办,进一步促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他表示:“我们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经验中学到了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大家可以在安全、经贸、能源、交通、科技、环保、人文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了解到,天津是工业和高科技创新产品生产的聚集地,其生产的医疗产品和设施已应用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灾害管理领域;天津大学与多个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进行合作,开发医疗及紧急灾害处理药物。未来,天津可以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工业活动的中心,发挥更大作用。”他说。

阿联酋Sun管理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阿维纳什·杰戈提亚:

天津是制造业企业投资绝佳选择

“天津是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天津。近年来,天津与阿联酋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天津在工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制造业企业投资来说是绝佳选择。” 阿联酋Sun管理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阿维纳什·杰戈提亚说。

他介绍,阿联酋Sun管理咨询公司主要是为天津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服务,旨在帮助有兴趣在海外,特别是在阿联酋等中东地区扩展业务网络的企业,服务内容包括提供决策建议、政策咨询,以及选址、仓储、出口、安全、生产等方面。

“阿联酋是一个拥有一流基础设施和良好商业政策的国家,适合很多企业前来发展。我们拥有良好的金融体系、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企业来到这里投资兴业,其中也有不少天津企业。”阿维纳什·杰戈提亚认为,“我们的项目非常适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随着合作加深,我们在理念、技术和实践上进行分享,助力中国和阿联酋的经贸合作加深,对地区乃至全球也产生积极影响。得益于我们的项目,相信天津企业也将在阿联酋等中东地区获得良好发展。期待双方合作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投资署首席专家博托亚罗夫:

工业和能源领域是双边合作重要方向

“中国不仅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并且近3年来一直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今年2月,双方签署了关于启动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非常希望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在贸易和投资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投资署首席专家博托亚罗夫说。

谈到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成果,他说:“吉尔吉斯斯坦是最早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亚国家之一。目前,吉尔吉斯斯坦有20多个中资投资项目,其中,最大的项目是中吉乌铁路。这条铁路不仅将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连接到一起,促进我们的发展,还会推动我们的商品出口到欧洲。”

作为国家投资署的首席专家,他认为,吉尔吉斯斯坦未来与中国的双边合作在很多领域可以取得全新成就,其中,工业和能源领域是两个重要方向。

“仅在2024年,吉尔吉斯斯坦就新增了5家与中国合作的工厂。其中,最典型的一家是关于能源开发技术现代化的工厂,我们从中国引进相关设备。”博托亚罗夫表示,“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我们正在积极施策,诚挚邀请投资者前来投资。旅游合作方面,也有非常好的前景。未来10年,我们之间的合作会持续巩固,也希望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公共事业公司总经理艾哈迈德:

希望与天津开展更多新能源项目合作

“现在是吸引各类主体来我们这儿投资的最佳时机。”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公共事业公司总经理艾哈迈德说,“围绕经济区建设,我们跟中国、埃及两方面都进行了紧密合作,共同寻求一种最好的投资结果。”

有感于中国开发区的高速发展,埃及在上世纪90年代邀请天津泰达在苏伊士建设产业园区,将其发展经验复制推广到不同领域。“泰达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们曾访问过天津,也关注了很多项目,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强大而富有投资经验的合作伙伴。”他表示,“这个项目十分庞大,通过与政府及其他客户展开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两国政府和企业。”

谈及此次参会感受,艾哈迈德坦言:“会议讨论了许多重要议题,可以获得行业经验,也能更多地了解泰达的合作项目,讨论未来发展所要经历的一些步骤。”

“我们向所有行业打开‘门窗’,希望他们都能加入我们,尤其重点关注氢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他说,“我们有储存、运输氢气的港口,区位条件很好。天津在新能源领域也有不少氢能、风能、太阳能企业,希望未来双方能有更多合作。”

来源:天津日报

资讯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y39c1OAJSsTIHMaUT6rRQ

Copyright © 天津市对外经济合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1005814号